德州学校大全德州初中大全平原县第三中学

平原县第三中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253000
  • 网址:
点击查看“平原县第三中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校长寄语

用名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每一天的言行

用名生的标准去培养每一位学生

用名校的眼光去审视学校的每一件事情

学校简介

平原第三中学是平原县委、县政府实施“初中进城工程”的重点建设学校,是一所现代化、高标准的初中义务教育学校。办学两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平原县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平原县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德州市中小学教学示范学校和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学校位于平原龙门经济开发区,占地212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总投资6600万元。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设计,现拥有办公楼1栋、教学楼4栋、实验楼1栋、餐厅楼2栋、公寓楼4栋,建有高标准运动场地,各类教学设施先进齐全。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学校注重环境育人,大力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绿化面积达到30%。校园内修建了智慧苑、彩虹苑、温馨苑3个花园,启航、翔宇、艺苑3个广场,还有求知湖、怡心亭等景点,使学校真正成为一所花园式单位。

学校有教职员工293人,专职教师281人,全部是县委、县政府通过严格考试,公开选招的优秀教师,本科学历占71.6%。学校现有教学班70个,在校生3868人,是我县规模最大的初中学校。

学校秉承“让每一位学生都进步,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的办学宗旨,按照“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以省十一五课题――“农村初中创新兴校的研究与实践”为龙头,锐意改革,创新发展。实行校长包级制、中层竞聘上岗制、教职工千分考核制和学校工作督导评估制“四制一体”的创新管理机制,启动“名师工程”,加强教师培训,积极开展“有效教学,优质课堂”的研究实践,提高了教学效率。学校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方针强化学生管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大力开展“培优补差”,积极组织特长生培养,举办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歌咏比赛、韵律操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县委、县政府“站在新起点,建设新平原”总体规划下,学校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铸造名师、培育名生、创建名校”的总目标,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教学条件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工作特色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省级教学示范学校和省级规范化学校。

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炭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校训

尚德 敬贤 启智 弘毅

办学思想

办学目标

铸造名师 培育名生 创建名校

办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校园

办学思路

科研兴校 质量强校 特色立校 服务荣校 民主治校

办学宗旨

让每一个学生都进步 办家长满意的学校

三中精神

舍小家、顾大家的创业精神

求大同、存小异的合作精神

破陈规、超常规的创新精神

勤学习、善思考的刻苦精神

学校荣誉

学校荣誉

 

 

 

 

 

 

 

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师范学校

 

 

 

 

 

 

 

德州市中小学教学师范学校

 

先进单位

 

 

 

 

 

 

 

平原县学校管理先进单位

 

三中

 

 

 

 

 

 

 

教育综合评改优秀单位

 

宿舍细则

1 、室内无灰尘,无痰迹,无果皮垃圾,阳台同室内一样。

2 、床单平整,被子叠成矩形,被子放在床尾,枕头放在床尾的内侧。

3 、脸盆并排放在床下,把洗涮用品放入脸盆内,用毛巾盖上。

4 、室内窗明几净,墙、门等处不得乱贴、画。

5、 常用衣物叠齐后放在枕头下面,其余的衣物叠齐放入衣袋内。

6 、常穿的鞋整齐地摆在床下,鞋尖内向。

7、 宿舍长应该认真负责,安排好值日生,有权监督和纠正其他同学的不规范行为。

名师风采

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身体残疾,但他却靠自强自立和超常的付出,当上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寒风雪飞的冬晨,他多次摔倒在赶往学校的路上。为让辍学学生重归校园,他靠一只臂膀骑着自行车,跌跌撞撞地奔波于崎岖不平的乡村路上。他用坚强和毅力搏出了多彩人生。

——题记

身体残疾 但我还有一只健全的手

师生学习 师生交流

今年35岁的肖甲波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出生仅八个月,一场不幸就降临在小甲波的身上。“小儿麻痹症”不但花光了家人的积蓄,还让他左臂完全丧失活动能力,落下了终身残疾。八岁那年,肖甲波和许多孩子一样,欢喜地背上书包走进了课堂。肢体的不便却给他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铅笔用完了,他只能用嘴叼着削或用腿夹着削,经常会一不小心碰破嘴巴和手;为了用橡皮擦掉错别字,他通常用头固定住课本,然后再擦,有时费了好大劲,纸却被擦破。左臂的残疾,让肖甲波度过了一个异常孤寂艰难的童年。

正当肖甲波被生活和学习上的艰难困扰时,通过广播他了解了张海迪的感人事迹。“身体残疾了,我还有一只健全的手!”张海迪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肖甲波。以后的道路上,他用一只手克服重重困难,从初中到高中,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进了大学校门。1994年,肖甲波踏上了神圣三尺讲台,从此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肖甲波学的是数学专业,而当时乡镇中学缺少英语教师,校领导安排他担任英语课,为了对学校和学生负责,肖甲波苦练基本功、狠钻业务。星期天,他一个人跑到无人的教室里练习,一会儿台上,一会儿台下,后背衣服湿了,胳膊酸了,腿胀了,他浑然不知。工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肖甲波所带的毕业班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矛,有两位学生还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2005年,肖甲波放弃了乡镇中学清闲安逸的教学环境,克服重重困难,在全县报考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县外国语学校的一名教师。

为了学生 我的付出微不足道

课堂 寝室

刚到外国语学校,肖甲波只得在距学校七八里外的地方租住,作为班主任,为了照顾好学生,他每天5点钟就要从家骑车往学校赶,晚上10点半以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为了学生,我的付出微不足道。”肖甲波说。

2005年冬天一个下着大雪的早晨,为了赶时间,肖甲波四点半就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天灰蒙蒙的,厚厚的积雪被车辆碾压后结了冰,很滑。他只有右手握着车把逆风前行,雪花一个劲地往眼睛和脖子里灌。刚刚骑了50多米,车子忽然滑倒在路牙子上,肖甲波连车带人重重地摔在地上,手臂和脸划破了,被风一吹火辣辣地疼。短短几里路,他却走了一个多小时,当他一身雪水,狼狈不堪地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全班50多个孩子竟齐刷刷地站起来为老师鼓掌。那一刻,肖甲波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作为一名教师,他感到由衷地幸福和欣慰。

虽然自己工资不高,妻子又没有工作,但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肖甲波总是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部分钱资助他们。教学中,他还不让一名学生辍学,用真诚的爱关心着学生。班上有名叫张珊的同学周一没有及时返校,经过了解,得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有可能辍学。第二天一大早,肖甲波请了假,匆匆地赶往20里外的张珊家。一路上,他边走边打听,刚进村又赶上了一阵急雨,他被淋成了落汤鸡。道路泥泞,肖甲波一只手推不动自行车,他就把车子扔在路边,在雨中挨家挨户地打听到张珊的家。和张珊的家人见面后,他暗自庆幸,要是再晚来一天,孩子就已经外出打工了。经过耐心说服教育,孩子家长被肖甲波感动了,当天下午,张珊便跟老师回到了学校。后来,张珊在给肖老师的贺年卡中写道:“老师,我真想成为你的女儿,我会像你那样每天快乐地学习生活,用自强不息换取成功……”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肖甲波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他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他会一如既往爱着自己的事业,用那只强壮的手撑起生活一片蔚蓝的天。

参观考察

武城县教育考察团来平原三中参观考察

2月21日,武城县教育考察团一行20余人,在武城县教育局副局长祖全岩同志带领下来到平原三中参观考察。县教育局副局长刘传祥、普教股主任孙东陪同参观。

为了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三中就近几年来学校在体制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做法向考察团做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对三中在课堂教学领域探索形成的“三四五”教学规范给来访客人做了细致具体的说明。在开诚布公、友好热烈的气氛中,双方还对学校管理中的其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考察团对三中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建设性成就,特别是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三中热忱友好的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考察期间,大家还兴致勃勃的参观了三中的科技实验楼、学生餐厅、校史馆。

考察团

 

 

 

 

 

 

武城县教育考察团来平原三中参观考察

 

语音教室

 

 

 

 

 

 

参观语音室

 

 

领导

 

 

 

 

 

 

参观学生餐厅

 

 

会谈

 

 

 

 

 

 

听取学校工作介绍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